引用:万书言,周亚东.论徽商对新安医学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2,28(12):195-197,226. 新安医学是徽州地区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医学流派。新安医学兴起于宋,鼎盛于明清,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徽商,即徽州商人,是徽州地区形成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商帮,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之一,是徽州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徽...
引用:王钰,姚美玉,刘树辉,李祥.姚美玉从“少阳-枢-骨-膜理”体系论治产后风湿[J].中医药导报,2022,28(9):158-160. 产后风湿,指女性在产后出现的类似风湿性疾病的一系列症状,如四肢关节肌肉屈伸不利、疼痛酸胀、沉重麻木,同时畏寒、出汗、焦躁抑郁等[1]。产后风湿是产后高发疾病,有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风湿科门诊女...
引用:高鹏鹏,王艳,赵旭春,方晓丽,刘强,赵耀东.基于《灵枢》解结理论探讨温通针法治疗失眠的机制[J].中医药导报,2023,29(2):179-182. 失眠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针灸科的优势病种。经络可将失眠所涉脏腑及脑、目等组织器官紧密连接在一起[1]。研究[2-4]表明,传统针刺及郑氏针刺手法治疗失眠显示出独特的临床疗效。温...
引用:黄小丽,贺圆圆,黎柳,郭纯,尹周安.尹周安基于筋膜理论探讨脑梗死的证治[J].中医药导报,2023,29(2):199-202.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出现坏死或软化。其发病率占脑卒中的8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脑梗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且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较高。西医治疗方法有...
引用:池阔,刘庆南,吴紫阳,周亚滨,刘志平.周亚滨基于肝心同调论治胸痹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3,29(2):191-194. 心绞痛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 sclerosis, AS)引起的冠脉狭窄或闭塞,管腔内血流不畅甚至中断,心肌局部或广泛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的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据统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引用:钟淑贞,李惠林,熊倪,方泽彬,赵恒侠.李惠林从痰瘀论治肥胖症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2,28(9):154-157,160.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质分布异常和(或)堆积过多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规律作息、不良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当的生活方式加剧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患病率呈逐年增长态势。据世界卫...
引用:牛娅嫚,李鲜,肖准,韩宇,高洁琼,韩冰,李志恒.李鲜基于“圆运动”分期论治肝硬化腹水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3,29(1):197-199,203. 腹水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之一,呈慢性、进行性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多认为门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水钠潴留、血管活性物质异常表达等因素是导致其形成的关...
引用:邓贤斌,陈路军,方艳琳,刘星,张建松,陈伟容,陈文静,张强,何姣娜.破格救心汤的圆运动解析及临床应用拓展[J].中医药导报,2021,27(9):183-186. 破格救心汤是在特定的医疗环境下,由李可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所创,李可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行医,非危及生命,不敢言医,一旦发病即成九死一生之局屡...
引用:李磊,黄雅慧,刘越洋.黄雅慧运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治痰泄[J].中医药导报,2023,29(1):193-196. 痰泄是泄泻疾病按照病因病机分类的一种,属中医痰饮病范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金匮要略》中治疗痰饮病的大法。黄雅慧教授认为痰泄归属于现代医学中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范畴。...
引用:吕赢,王凤兰,王建芳,王琨翎子.基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疾病观的肾咳证治探析[J].中医药导报,2023,29(1):162-165. 中医学重视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与相互影响,这一点在疾病的辨证上也有所体现,如:《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疾病观,为咳嗽病的脏腑辨证发展奠定了基础,且至今仍对临床诊疗有着深刻的影...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