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品读

滑脉的临床意义及发展源流

发布时间:2021-11-10点击量:4816

引用:王鑫,聂维辰,陈锐.滑脉的临床意义及发展源流[J].中医药导报,2021,27(6):200-202.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著作对滑脉进行记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滑者,阴气有余也。”《说文解字》对“滑”字的解释为“流利”之意。笔者以历史年代为“经”,以不同历史阶段中,经典医经类书籍、诊断及脉诊学著作为“纬”,利用工具书《脉学类聚》[1],采用电子检索《中华医典》[2]与手工检索原版书籍相对照,从而查遗补漏,检索出有关滑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论述,建立Excel表格,将原文摘抄录入并存档,然后查阅相关注解、注释等文献及书籍,逐条分析检索结果。归纳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医家对滑脉认识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1 先秦两汉时期对滑脉的认识

滑脉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对滑脉脉象特征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描述。而《伤寒论》则对滑脉的脉形及生理、病理意义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论述。(1)首次对滑脉体状进行描述的著作是《伤寒论》。《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云:“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3]“翕”,聚合,聚拢,收敛之意;“奄”,忽然,突然之意。意指滑脉之脉形合聚而盛大,脉来有力交替不断,但恍惚间即已沉去。(2)《伤寒论》认为滑脉亦可为生理状态下的脉象。《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云:“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3]此句论述了滑脉形成的机制,“沉”者在里为脏,故曰纯阴,“翕”者在表为腑,故曰正阳,当阴阳不偏不盛之时,乃为滑脉形成之势。即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脉可见滑。(3)《伤寒论》认为滑脉亦可为病理状态下的脉象。《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云:“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3]此句论述了病理状态下的滑脉,少阴本为阴部,而滑为阳脉,阴部见阳脉,即阳凑于阴,故曰阴实。股为少阴之部,然阳热袭之,必熏其汗出,故阴下湿。《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3]滑为阳脉,故此厥者为阳厥也,乃里热所致。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滑脉的认识

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脉学著作,对后世医家学习和研究脉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脉经》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诊学著作,为后世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也在《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独取寸口的理论与方法。

《脉经》首次确立了24种脉的脉象特征,也对滑脉的脉形做出了更为具体的描述。后世医家也基本承袭《脉经》对滑脉的认识。《脉经·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二十四种)》云:“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4]。其中“往来前却”中,“前却”即向前与后退之意,而此处的“前后”所对应的是诊脉时指目之前后,近指尖处为前,近指根处为后。因此,滑脉应指的感觉为,在指目处前后一次次滑动而过,故曰展转替替然也[5]。这是对滑脉脉象特征最具体而形象的描述,余者皆是承袭《脉经》的观点。

《脉经》在关于滑脉的病理意义有4个方面的阐述:(1)《脉经·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认为,脉滑而躁者,为有内热。热邪扰动血液,使血液躁动不安,故呈滑躁之象。(2)《脉经·平杂病脉第二》认为:“滑者,鬼疰。”[4]其中“鬼疰”指由“鬼”导致的神志不清相关疾病,后世将此与注病混为一谈,并衍生三十六疰等众多可染易的疰病[6]。由此可知精神情志类疾病亦可见滑脉。(3)《脉经·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认为,下利之人可见滑脉,且其脉象滑而虚绝。下利者,为湿邪停聚于肠道之内,且久利者,必伤及津液,以至气随津脱,故脉呈滑而虚绝之象。(4)《脉经·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认为,头痛之人,若脉滑者,可见中风。何以言之?风者,善行而数变,血液受风邪鼓动,必往来流利,而成滑象,故可见滑脉。上述4点是《脉经》对于寸口脉所见滑脉之病理意义的论述,将脉证相合,从而得出此4点结论。

《脉经》也首次将滑脉分为寸关尺三部进行论述:(1)在《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和《脉经·卷十·上阳跷阴跷带脉》中都对寸部脉滑有所论述,两者皆认为,寸部脉滑主胸中满逆。(2)关部脉滑多主脾胃中焦,滑为热实,故关部脉滑为胃中有实热之邪。(3)尺部脉滑多为下焦肾之主,故尺脉滑为血气实,在女子主妇人经脉不利,在男子主尿血。

3 隋唐宋金元时期对滑脉的认识

在这一历史时期,诸位医家对滑脉的认识皆承袭了《伤寒论》《脉经》中对滑脉的认识,如《类证活人书》《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皆认为滑脉主阴实、下利、里热阳厥、胃中实热、宿食内停等。同时,滑脉在男女之间其体现各有不同,女子尺部见滑为经脉不利,男子尺部见滑为尿血。但也有医家提出了新的观点:(1)宋代《察病指南》明确提出,滑脉主热证,其认为,左手寸滑主心脏热,关滑主肝脏热,尺滑主肾与膀胱俱热,右手寸滑主肺热,关滑主脾脏热,尺滑主下焦热等[7]。这与《脉经》中所提出的左右寸、关、尺三部脉所候脏腑相对应,左手寸关尺三部候心、肝、肾,右手寸关尺三部候肺、脾、命门。然脉为血之府,当热邪盘踞于脉道之内,鼓动血液运行,热邪加于脉气,促使血液往来流利,故热证可见滑脉。(2)《察病指南》《医脉真经》《脉决刊误》《脉决指掌》均明确提出滑脉主痰。痰者,炼液而成也,痰气壅结于脉道,如珠走盘,故成滑脉。(3)《察病指南》提出妇人右手尺脉滑而和缓为妊娠之脉象。尺脉为肾之脉位,肾藏精,主生殖,女子尺部见滑,为气血充盛之象,然脉为血之府也,血盛则脉道充盈,往来流利,可见滑脉,滑而和缓者,则为胎孕之脉。

4 明清民国时期对滑脉的认识

在这一历史时期,诸位医家对滑脉的认识虽承袭了前人诸多观点,但也提出了新的认识。首先,在脉象特征方面,《脉诀汇辨》认为:“滑脉替替……荷露之义”[8]。形容其为往来流利之脉,似荷叶承珠之象。而《濒湖脉学》则提出,滑脉应与数脉相鉴别,其云:“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10]。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其机理为邪气壅盛,鼓动脉道,故应指明显。但当火热之邪波及血分,使血流加速时,脉象亦呈圆滑流利之象且必兼数,两者极易混淆,故此时当以至数来区分,滑脉一息四到五至与平脉相同,而数脉一息六至。

在主病特点方面,这一时期的主体思想认为滑脉主阴实、下利、痰饮、里热阳厥、胃中实热、宿食内停、女子经脉不利、男子尿血、妇人妊娠之脉象等。《古今医统大全》则提出滑脉亦见于正常人,其云平人脉滑以弱,是有胃气,无病。《脉理求真》认为:“滑而和则为无病。”[9]这与《伤寒论》中生理状态下亦见滑脉的观点一致。

但也有医家提出了新的观点,如《太素脉秘诀》提出,若寸、关、尺三部常滑主肝气不足。“肝气不足”证临床上少有提及,这是由于肝脏自身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性主升主动,故临床上常见肝阳上亢、肝郁气滞等,同时,肝主藏血,故又常见肝血虚证。但近代学者认为,肝主疏泄,其性条达,当肝这一功能降低时即为“肝气不足”证。肝主一身之气机,当肝气不足时,其疏泄功能也势必会下降,从而导致机体津液代谢异常,湿邪停聚于脉道,故寸关尺三部可见滑脉。《太素脉秘诀》中还提出,若尺部见滑脉,主风壅舌强、心热、呕吐胃逆。众所周知,尺部多为下焦肾之主,尺脉滑为下焦有实热。然肾阴为真阴之根本,下焦热甚,伤及肾阴,导致经络失养,本内已空虚,加之又感受外邪侵袭经络,而足少阴肾经夹舌而行,故见风壅舌强。肾阴上奉以滋心阴,然下焦热甚,灼伤肾阴,肾阴上奉不足,导致心阴无法制约心阳,致使心火亢盛,故见心热。下焦热甚,肾阴不足,反侮中焦胃土,故出现呕吐胃逆。

《脉诀汇辨》也将滑脉分左右寸、关、尺三部分别进行论述,其认为,左寸滑者为心经痰热,关滑者可见头目为患,尺滑为茎痛尿赤,右寸滑者为痰饮呕逆,关滑为宿食不化,尺滑为溺血经郁。左寸为心之所候,故痰热扰心时其部可见滑脉。左关为肝之所候,肝开窍于目,肝经循行于巅顶且连于目系,邪入肝经故可见左关脉滑。左尺为肾之所候,肾开窍于二阴,故当茎痛尿赤时,左尺部可见滑脉。右寸为肺之所候,邪客于肺,积而成痰,故可见右寸脉滑。右关为脾胃之所候,故宿食不化可见其部脉滑。当痰湿之邪阻遏胞宫时,则可见经郁之症也,故右尺部可见滑脉。

《濒湖脉学》也分别从寸、关、尺三部对滑脉进行了论述。(1)“寸滑膈痰生呕吐”[10]。寸部见滑脉,为痰饮停于上部心肺胸膈之处,心阳受阻,心又开窍于舌,故可见舌强。当痰饮停聚于肺,肺之宣降失司,故见咳嗽。而痰饮停聚于胸膈,膈肌不利,故见呕吐吞酸等症。(2)“当关宿食肝脾热”[10]。左右关部分别为肝与脾之所候,故当关部见滑脉时,为宿食不消,或肝脾郁热所致。(3)“渴痢㿗淋看尺部”[10]。尺部见滑,多为湿热下注于肾、膀胱、大小肠所致,可见消渴、痢疾、㿗疝、淋病等。

同时,《濒湖脉学》是首次明确提出滑脉主虚证的著作,其云:“滑脉为阳元气衰”[10]。何以言之?痰湿之邪易见滑脉,而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湿邪久病不去,必伤及元阳,故可见滑脉。《脉理求真》曰:“气虚不能统摄阴火,脉见滑利者有之。”[9]此亦为阳不制阴,是虚证可见滑脉的又一体现[11]。

在这一时期中,众多著作皆明确阐述了妊娠见滑脉这一观点。如:《古今医统大全》云:“右尺和滑为妊,间滑阻月”;《濒湖脉学》云:“滑脉为阳元气衰……女脉调时定有胎”[10];《脉语》云:“妇人尺内滑,曰有孕”;《景岳全书》云:“妇人脉滑数而经断者为有孕”[12]。虽然历代医家对滑主孕脉已有所论述,但明清时期更丰富了这一认识。诸医家皆认为,妇人经断,且尺脉滑而和缓者为有孕。

5  1949年以后对滑脉的认识

在脉象特征方面,现代学者沿袭了前人对滑脉脉象特征的论述,同时也将其内容更加规范化、明确化。在临床意义方面,现代学者基本承袭了前人的观点,并将其临床意义更加具体化,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现代学者对滑脉进行研究时,在脉象特征方面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中对滑脉的认识大体一致,但在临床意义方面的认识却有不同,表述上也更加具体。 

在对滑脉的认识上,古代医家认为滑脉主阴实、下利、痰饮、里热阳厥、胃中实热、宿食内停、女子经脉不利、男子尿血、妇人妊娠等,同时滑脉亦可见于正常人。然这一总纲并未有所改动,如《中医学》[13]教材中认为:滑脉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主病为邪正交争、气血壅盛、痰饮、食滞、实热等;脉滑和缓者,可见青壮年和妇人的孕脉。以上观点与古代医家对滑脉的认识基本一致,但现代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饮酒之人可见滑脉[14],一定量的酒精,可扩张血管,有强心作用,饮酒时,机体呈现气实血涌的状态,故脉可见滑;心脑血管疾病亦可见滑脉[15],滑脉主痰,而痰为血液黏滞度增高所致,因此会导致心脑血管血流量降低,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春季多雨的季节亦可见滑脉[16],此为外湿引动内湿,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所致;妊娠脉并非全为滑脉[17],滑为气血充和之脉象,由于孕妇体质不同,强壮者气血充盛,故妊娠时可见滑脉,而瘦弱者气血不足,妊娠时会见细弱之脉,而非滑脉。

6 讨   论

现代学者对滑脉的认识与古代医家并不完全相同。古代医家认为滑脉多主阴实、下利、痰饮、里热阳厥、胃中实热、宿食内停、女子经脉不利、男子尿血等实证外,且滑脉亦主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而现代学者在对滑脉的认识过程中,更侧重于滑脉主实证而忽略了滑脉亦主虚证的认识,在中医诊断学相关教材中,也鲜少提及滑脉主虚证这一特点。同时,各时期医家,对于滑脉在寸、关、尺三部的主病认识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都趋向于左右寸、关、尺三部脉象与其所候脏腑之病证相关。现代研究表明,妇人妊娠之脉象,并非全为滑脉,而与先天禀赋及个体差异有关。对于上述问题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

滑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且常与其他脉象同时出现,故应注意对滑脉及其常见兼脉进行辨证,如:滑数脉,滑为实,数为热,故滑数脉多主心下热结内盛、咳嗽、宿食、痈证等;浮滑脉,浮主表证,滑主痰湿,故浮滑脉主风痰之证;沉滑脉,沉主里证,滑主痰证,故沉滑脉主食痰、伏痰、留饮等;弦滑脉主痰饮胁痛,弦应东方肝胆之经,足厥阴肝经循行于胁肋,故痰饮胁痛可见弦滑脉,同时弦滑脉亦见于肝郁、妊娠[18];短而滑数主饮酒过量等;若妇人经断,尺脉滑利又兼洪脉且来去和缓,则为气血充盛调和之象,为有孕无病也。

滑者,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乃气血充盛或邪实内盛,然久病之人亦可见其脉滑疾之象,但空而无根,此乃元气将脱之兆。久病脉多为阴脉,然此时却出现滑疾的阳亢之脉,是为脉证不符、元气将脱的危病。脉证不符常见于危重病人或久病之人,乃久病脉得相克之脉也[19]。当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时,是选择舍证从脉亦或舍脉从证,还应仔细体察,四诊合参,全面收集病情资料,避免错诊、漏诊的情况发生。

脉诊是中国古代医家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是中医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但中医诊脉往往取决于医生的主观意识和经验积累,缺乏客观的指标和依据,因此还应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完善仪器设备,采用客观化方式采集脉象,进行相关脉图参数分析,以期得出更加精准的脉象信息,避免诊脉过程中受医生主观因素的影响[20]。现阶段脉诊仪器设备,虽能相对客观而准确地采集脉象信息,但人体脉象在一天之中会有所变化,而疾病在不同的时段里,其脉象体现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还应完善脉诊仪器设备,使其更加便捷化,以期实现对人体脉象的24 h动态监测。


参考文献

[1]盛增秀.脉学类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嘉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华医典[CD].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

[3]张仲景.伤寒论[M].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王叔和.脉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5]梁忠.正本清源说滑脉[J].光明中医,2012,27(3):427-429.

[6]谢晋.《神农本草经》中“鬼疰蛊毒”考辨[C]//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7:92-95.

[7]施发.察病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8]李延昰.脉诀汇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9]黄宫绣.脉理求真[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10]李时珍.濒湖脉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生出版社,2018.

[11]李同达,汪南玥,于友华,等.滑脉脉形与主病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6):1487-1490.

[12]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3]李家邦.中医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牛淑冬,牛欣,李海燕,等.酒精性滑脉模型的建立及其心血管生理学基础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278-281.

[15]何玉萍,方永奇.心脑血管病滑脉者心血管功能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5(4):246-247.

[16]郑丽,侯震.春季多雨与腻苔、滑脉关系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89-190.

[17]解天骁,许朝霞,王忆勤,等.滑脉古今研究评述[J/OL].辽宁中医杂志:1-11[2020-09-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128.R.20200910.1040.002.html.

[18]李水林.基于文献与临床的常见弦脉类复合脉诊断意义的研究[D].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

[19]李亚飞,张其成.久病脉象探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0):1337-1338,1429.

[20]李雪,钱鹏.脉象仪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6):826-829.

(收稿日期:2020-09-19 编辑:刘国华)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