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品读

唐旭东运用膏方调治胃下垂临床经验撷萃

发布时间:2021-06-23点击量:621

引用:车慧,卞立群,唐旭东.唐旭东运用膏方调治胃下垂临床经验撷萃[J].中医药导报,2020,26(2):130-132.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到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的一种病症[1]。本病属消化系统常见病、慢性病,与体质瘦弱有一定关系。目前我国治疗多倾向于中医中药[2]。唐旭东从事中医消化系统疾病临证30余载,善于应用膏方调理脾胃,在运用膏方治疗胃下垂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笔者跟师学习及聆听教学,现将老师经验总结如下。

1 胃下垂膏方临证思路——固本清源,纠偏却病

膏方又名“膏滋”“煎膏”,属中医八大剂型之一,历史悠久,是体虚之人长期调治之佳品。中医学家秦伯未所云:“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揭示出膏方的功效特点。胃下垂病程较长,伴有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病机以虚为本,虚实夹杂[3]。唐旭东认为,短期应用汤剂治疗可以祛邪扶正,缓解症状,而长期、足疗程针对体质进行综合调理也应引起重视。膏方便于服用,疗效平和而持久,较中药汤剂依从性更佳,且能做到一人一膏,较中成药治疗更加个体化[4]。作为补充剂型治疗胃下垂不仅可以调理体质,还可辅佐汤剂祛除余邪,起到巩固疗效的目的。

1.1 冬季调治,效果最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整体,秋冬时节,万物封藏,是保养阴精的最佳时机。唐旭东认为增加体重是治疗胃下垂的首要任务,而秋冬服用膏方进补,是胃下垂患者增加体重、调补体质有效的手段之一。一方面由于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外出活动及出汗量减少,有助于囤积能量,增长体重;另一方面秋冬季节天气干燥,脾受外湿之邪影响较小,利于水谷精微的运化,服用膏方更加顺应时节,促进精气封藏,以补益脏腑气血,强健肌肉筋骨。因此,服用时间一般为立秋以后至第二年立春之间,以2~3个月为宜。

1.2 开路为先,先通后补 “开路”即“开路方”,取“投石问路”之意。临床中所见胃下垂病机复杂,常伴有湿、热、痰、火等实邪,表现并非纯虚无实。如伴有明显的腹胀、嗳气、烧心等症状,舌苔厚腻者,多虚实夹杂以“实”为主。唐旭东认为膏方不可草率投之,以免助长实邪,犯“闭门留寇”之弊。应先开具2周左右“开路方”对病情进行初治。一类“开路方”以祛邪为主,扫除“实邪”,待实证缓解,舌苔转薄,实邪得祛,纯虚无邪或少邪时,利于膏方进补。常用二陈汤、平胃散、保和丸、香苏饮等,常用中药苍术、佩兰、滑石、荷叶、枳壳、炒麦芽、炒山楂等理气祛湿、消食化滞、通降胃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另一类则是在把握不足的情况下,以膏方雏形为“开路方”,即患者服用后无明显不适,医生可用膏方思路开具处方,观察患者服药后的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调整,如服后无明显不适,再正式投以膏方。

1.3 选药核心,立足脾胃 唐旭东认为胃下垂患者素有脾胃运化功能下降,在组方时以恢复运化为先,以平和为度,顾护胃气,以患者服药后感觉舒适为标准,忌单纯的补药堆砌或重用新、奇、特或偏性较大的药物,以防药“重”伤胃。诚如《温病条辨》所云:“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常用治法包括:(1)健脾益气法:代表方剂为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归脾丸、补中益气汤,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太子参、麦夫炒白术、山药、茯苓、大枣、炙甘草等;(2)和胃通降法:代表方剂为香苏饮,常用药物有苏叶、苏梗、香附、陈皮、砂仁、枳壳等;(3)疏肝理气法:代表方剂为柴胡舒肝散、四逆散、一贯煎等,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川芎、绿萼梅、玫瑰花、延胡索、川楝子等;(4)清热化湿法:代表方剂为半夏泻心汤、三仁汤、黄芩滑石汤等,常用药物有法半夏、滑石、蒲公英、薏苡仁、佩兰、通草、荷叶、豆蔻、芦根等;(5)滋养胃阴法:代表方剂为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西洋参、石斛、乌梅、木瓜、天花粉等;(6)消食和中法:代表方剂为保和丸、健脾丸等,常用药物有鸡内金、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炒神曲等;(7)补益脾肾法:代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肾气丸、薯蓣丸等,常用药物有山萸肉、肉桂、熟地黄、黄精等。此外,唐旭东认为五味合化更能增强膏方调治的疗效,如胃阴虚选用白芍配甘草、山萸肉配山药酸甘化阴,脾阳虚选用桂枝配甘草、生姜配大枣辛甘化阳,脾虚湿胜取茯苓配白术、薏苡仁配通草淡渗利湿通阳等。一般膏方剂量是常规处方的10~15倍,药味30~40味,组成固定,服用时间较长。选药以植物药为首选,以气味清新香甜者为佳,如花类、果类药物。药性辛热之品用量不宜过大,尽量避免选用药性峻猛、气味奇特、腥臭的药物,如大黄、乌头、附子、乳香、没药等,避免影响口感,加重脾胃不适。

1.4 调理气血,补而不滞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气血的盛衰直接影响胃的功能。《素问·调经论篇》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将调理气血结合主方贯穿于膏方中,以改善胃内环境,恢复脾胃功能为目的。组方时注意补气兼顾理气,补血兼顾活血,酌情加入香附、丹参、三七粉、川芎等行气活血类药物。胃的正常功能以阳气的温煦、推动和阴液的濡润为基本条件[5]。在配伍方面,应用补益类药物能够“寓补于通”,助胃通降,但补益药较滋腻,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开具膏方时,配合行气化湿类药物防止膏方滋腻,如陈皮、砂仁等,达到“动静结合”的目的。如《医学真传》所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所谓通法,应当遵循气血的规律,通补结合,使通而不躁,补而不滞。

1.5 辨明体质,平衡阴阳 体质是疾病的土壤,年龄、性别、所处环境及心理状态决定了个人体质的差异性[6]。唐旭东指出膏方组方特点更具备综合治疗的优势。开具膏方除针对主要病症外,还应兼顾个人体质因素。如女性体质多处于相对血不足、气有余的状态,应重视疏肝滋养阴血,选用酸甘之品,如白芍、酸枣仁、玫瑰花、绿萼梅等疏肝柔肝;选用桑葚、当归、熟地黄等滋养阴血。老年人或劳倦虚弱体质,元气不足,气郁化火,阴液耗伤,可选用辛凉之品如沙参、百合、芦根等益气、滋阴、降火。长期脑力工作者易心肾不足,心火亢盛选用麦冬、天冬、五味子、柏子仁、龙眼肉滋养心肾之阴,补益心气。此外,需要少佐一些祛邪类药物。气有余便是火,可加入蒲公英、牡丹皮、栀子等清热;加入佩兰、荷叶、薏苡仁以祛湿。根据体质的特点选用化痰、活血、安神、消食类药物随症加减。收膏果品可根据体质进行选择,如中老年人中气不足可选用红枣、桂圆、苹果等补益中焦;肾气亏虚可选用核桃仁、莲子等补肾益髓;若女性阴虚有热可选生梨、桑葚、葡萄干等滋阴润燥。根据膏方的剂型特点,适当加入1~2味胶质类药物以促膏成,女性可选用阿胶,男性可选用鹿角胶。

2 胃下垂膏方的服用方法及生活调摄

唐旭东提出胃下垂膏方适合空腹服用,以利于吸收。初服时多可选在晨起空腹时,1次/d,5~10 g/次,量不宜过多,可含化或温水冲服;服用后可观察情况,慢慢增加用量,可改成早晚各服1次。服用接近后期,不宜马上停药。可按照前10~15 d每日1次;后10 d每日2次,最后15 d每日1次的规律,保证渐入渐出。服用膏方期间自觉不适或突发急性疾病,应暂停服用。此外,胃下垂患者需配合生活调摄,如重视三餐质量,可逐渐添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细软为佳,不宜过饱,餐后1 h不宜运动,坐于硬椅休息,睡前1 h可少量加餐,以半流食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生冷刺激之品,以此改善生活习惯促进病情恢复。

3 验案举隅

患者,男,48岁,2016年12月11日初诊。主诉:消瘦、纳少,体力不佳2年余,加重4个月。患者2014年因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出现消瘦、纳少、乏力,饭后嗳气等,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腹部平片结果:胃下垂。间断服用药物对症治疗,症状反复发作。2016年9月以来,体重下降3 kg,伴餐前烧心、乏力,食欲进一步减退,饭后嗳气加重,胃脘部不适,遂来门诊就诊。刻诊:食后嗳气,不能平卧,否则胃脘部不适,只能坐姿休息,餐前偶尔烧心,体力不佳,纳少,大便日一次,略干;舌边尖略红,苔薄白,脉细弦。查体:身高:172 cm,体重:55 kg。中医诊断:胃痞病。西医诊断:胃下垂。中医辨证: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治法:健脾补气,和胃降逆,补虚扶正。在服用膏方前,先服“开路方”,处方:柴胡6 g,党参15 g,白芍15 g,当归12 g,枳壳15 g,佩兰12 g,厚朴12 g,砂仁6 g(后下),紫苏叶12 g,荷叶12 g,陈皮10 g,黄连3 g,瓜蒌皮6 g,法半夏9 g,海螵蛸20 g,炒神曲20 g,延胡索12 g,炙甘草6 g。14剂,水煎服,2次/d,早晚饭后1 h服用。

2诊:2016年12月26日,患者食后嗳气减轻,空腹烧心减少,仍纳少,乏力,眠欠佳,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辨证:肝郁脾虚,胃失和降。开具膏方如下:西洋参120 g(单煎),生黄芪180 g,党参150 g,北沙参150 g,麦冬150 g,柴胡90 g,白芍150 g,当归150 g,熟地黄180 g,山萸肉180 g,山药180 g,生白术180 g,川芎120 g,枸杞240 g,五味子60 g,紫苏梗120 g,陈皮120 g,枳壳150 g,厚朴150 g,桑葚240 g,牡丹皮150 g,炒栀子150 g,佩兰150 g,炒神曲180 g,炒麦芽300 g,海螵蛸180 g,炒谷芽300 g,浙贝母180 g,三七粉60 g(拌入),阿胶180 g(烊化),蒲公英180 g,大枣120 g,炙甘草60 g,酸枣仁300 g,柏子仁300 g。水煎2次,去渣取汁,文火浓缩,再加入粉、胶,后以冰糖、蜜适量取膏,制成100袋左右,初始每日空腹服用1袋,适应后可增至2袋,分早晚服用。嘱患者餐前活动,餐后硬板凳静坐1 h左右,若食欲渐佳,可入睡前1 h少量加餐。

3诊:2017年3月2日,患者自觉体力渐佳,睡眠改善,食欲渐增,体质量增加4 kg,食后烧心、嗳气偶发,饮热水稍缓解,大便日一次,未行腹部平片检查;舌尖略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辨证:脾虚气滞,胃失和降。治法:健脾补气,和胃降逆。处方:柴胡6 g,党参15 g,白芍10 g,当归12 g,枳壳15 g,佩兰12 g,砂仁6 g(后下),紫苏叶12 g,陈皮10 g,黄连3 g,海螵蛸20 g,炒神曲20 g,炙甘草6 g。14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饭后1 h服用。

2017年3月30日随访,患者体重未见明显下降,食欲好转,体力渐佳,烧心偶发,眠可,二便调。嘱按前法进行生活调摄,不适随诊。

按语:患者年过四十,胃下垂病史,工作劳累,形体偏瘦,体力不佳,兼有不适症状。分析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属虚实夹杂,适于膏方进行调理。以“开路方”为先,柴胡、白芍、枳壳、疏肝理气,紫苏叶、砂仁、荷叶化湿和胃、半夏、黄连、瓜蒌、陈皮清热化痰,当归、延胡索行气活血,党参、炙甘草健脾益气等,扶正祛邪,为膏方应用做好铺垫。2诊开具膏方时,根据男性的生理特点,年过四十则肾气开始衰少,脾气亦不足。选用西洋参、生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健脾补气;选用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在补脾的同时加入补肾填精之品;注重阴阳调和,选用北沙参、麦冬、桑葚滋阴益胃生津,气虚日久必致血虚,运用白芍、川芎养血柔肝;当归、三七粉补血活血,选用阿胶既补血又能收膏;患者兼有食后嗳气,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运用柴胡、紫苏梗、陈皮、枳壳、厚朴行气宽中,同时炒谷芽、炒麦芽健脾消食,防止膏方滋腻碍胃;患者兼有反酸,运用海螵蛸、浙贝母制酸,选用酸枣仁、五味子、柏子仁宁心安神助眠,有助于体力的恢复;蒲公英清热解毒,牡丹皮、炒栀子清肝泻热,能平衡药性,防止方药过于燥热;选用大枣、炙甘草甘温补中,调和诸药。忌用耗气、解药之食物与膏方同服。综观全方,补虚泻实,标本兼治,以达到调补脏腑阴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海锐,吕冠华.胃下垂之脏腑病机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4):64-66.

[2]曲雪琴.胃下垂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的理论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9):203.

[3]何海波.胃下垂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1):1431-1433.

[4]刘龙龙,胡兰贵.胡兰贵教授运用膏方调治失眠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252.

[5]洪文旭,洪泠.董建华治疗胃肠病经验述要[J].中医杂志,2002,43(4):255-256.

[6]刘诗韵,樊少仪,徐福平,等.杨志敏教授对岭南不同年龄人群膏方调养临证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8,24(20):126-128.

(收稿日期:2019-03-01 编辑:罗英姣)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