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品读

先秦两汉医家“食气”养生源流考

发布时间:2021-06-24点击量:1136

引用:赵希睿,熊益亮.先秦两汉医家“食气”养生源流考[J].中医药导报,2020,26(6):118-120.

“气”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性概念,是先秦两汉时期医家认识天地万物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媒介和依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1]人体九窍、五脏、十二经脉皆象于天而通天之气,因此人的健康与“气”紧密相关。早期医家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本论”出发,与中医学理论相合,并结合道家道教的练气理论,提出了“食气”的养生方式。

1 从“气本论”到“食气贵生”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气”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气”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本原,即宇宙的组成物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产生世间万物的终极本原是“道”,而“气”,即阴阳二气,则是“道”外显于世间万物的物质形式。至庄子,其在《至乐》篇中谈及生死时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3]。庄子将气从天地万物的组成物质演绎为构成生命的形而上的概念,并以气之形变而表达其“乐死”与“重生”,生死一齐的生命观。而至王充,气与人的关联则更为密切,《论衡·订鬼篇》云:“夫人所以生者,阴阳气也。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人之生也,阴阳气具,故骨肉坚,精气盛”[4]。而气不仅仅是构成人形体的物质,更深层次地影响着人的“性命”,如《初禀篇》云:“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4];《命义论》云:“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气之时,已得吉凶矣。夫性与命异,或性善而命凶,或性恶而命吉。操行善恶者,性也。祸福吉凶者,命也。”[4]人禀气而生,而气也决定了人“性”之善恶与“命”之吉凶。

“贵生”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理论,不但强调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重视生命质量的高低。诸子“贵生”的出发点虽然一致,但在生命与政治或者更高的价值选择上,各家却有着不同的态度[5]。在“气”论的渗透之下,中国古代医家以及道家道教方士对于气在养生中的作用格外重视,并因此形成了一种养生方式即“食气”。道家的食气其理论源于庄子对于气的认识,庄子的气论不仅为后世道家道教阐释了宇宙万物的本原论,同时他将气与生死密切联系起来,也成为道家食气的理论根源。《庄子·知北游》云:“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生死与气密切相关且气是宇宙的本原,而重在求生的道家也顺理成章地将食气作为实现其修真成仙的终极目标的方法。

2 却谷食气

在简帛医书中也有很多“气”的描述,如有食气、导气、益气、治气之说,均说明了健康身体必须气盛[6]。“食气”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却谷食气》。该篇包括了却谷与食气两个部分,主要记载了道家导引行气的方法以及四时食气的宜忌[7]。同时,《却谷食气》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写在同一幅帛绢上,由食气方法到经脉循行再到导引养生,从侧面反映了道家养生思想与早期医家在逻辑和理论体系上的一致。

在《却谷食气》篇中,却谷是与食气并存的,且以食气为主,却谷为辅。却谷指不食五谷,但不是绝对禁食,而是服用一些五谷的替代物。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三·辟谷》[8]中提到,辟谷时服食茯苓、松柏脂、松柏实、云母和酒膏散等。茯苓、松脂、柏实、云母在《神农本草经》中皆为上品药,云:“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9]。在五谷替代物的选择上,蕴含了道家思想理论,名医高道如孙思邈者在辟谷时药物的选择上也将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作为标准,与“食气”贵生延年的宗旨相合。《却谷食气》云:“却谷者食石苇,朔日食质,日加一节,旬五而止;旬六始匡,日损一节至晦而复质,与月进退。”[7]以石苇代替五谷来进行“却谷”,每日的服食量也从初一开始逐渐增加到十五达到极值并开始逐渐减少,与月相盈缺同步。石苇具有利水通淋、清热泻肺之功效,如《神农本草经》谓石苇“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9]。《名医别录》载石苇“主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脏,去恶风,益精气”[10]。其功效不若参芪补气,也不若松脂、柏实取延年之象,似与食气养生之功无关。然而《云笈七笺·第五十七卷》载:“凡服气断谷者,一旬之时,精气微弱,颜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暝眩,肢节胀恨,大便苦难,小便赤黄,或时下痢,前刚后溏。”[11]却谷食气初期所出现的膀胱胀满,小便赤黄癃闭之症,正是石苇所主治,可知其旨在治疗食气断食初期的癃闭症状,同时通泻肺气,清利邪热,去胃肠积滞,以助食气养生之功。

“食谷者食质而已,食气者为呴吹。”[7]却谷之后即为食气之法,是食气养气法的具体体现[12]。首先是呴吹。“呴”与“吹”皆为呼气,《说文》释“呴”为“欨(呴),吹也。一曰笑意”[13]。《说文注》释“吹”为“吹,噓也。从口欠。口欠则气出”[13]。呴吹可统释为呼气,《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云:“故物或行或随,或歔(呴)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2]。《庄子·刻意》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以好也。”[3]而细分之,呴与吹略有不同,呴为缓慢呼出暖气使对方湿润,如《庄子·天运》所载:“相呴以湿,相濡以沫”[3];吹则为用力而急促呼出的冷气,如《庄子·逍遥游》述:“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至于呴吹次数,《却谷食气》述:“年廿者朝廿暮廿,二日之暮二百;年丗者朝丗暮丗,三日之暮三百,以此数推之”[7]。满20岁的人作呴吹,每日早晚各20次,每隔2 d晚上作200次;满30岁的人则早晚各30次,每隔3 d晚上作300次,其他年龄以此类推。

天人合一是道家食气养生的理论准则,因此食气也必须顺应天地四时,所服食之气也因四时方位等有所差别。针对不同季节,《却谷食气》提及了适宜人所服食的可食之气与有害人体的不可食之气,“春食一去浊阳,和以銧光、朝霞,昏清可。夏食一去汤风,和以朝霞、沆瀣,昏清可。秋食一去霜雾,和以输阳、銧光,昏清可。冬食一去凌阴,和以端阳、銧光、输阳、沦阴,昏清可”[7]。总结下来,四时之间,有益于人体,可服食之气包括了銧光、朝霞、沆瀣、输阳、端阳和沦阴6种,即“服食六气”。

3 服食六气

服食六气的概念自庄子与楚辞发端。《庄子·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3]《庄子·在宥》:“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3]庄子虽未明确六气具体所指,但已明确六气与生命的密切关系。至屈原六气所指已初见眉目,并可看出服食六气在当时的普遍,《楚辞·远游》云:“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14]

关于服食六气的具体所指及其概念,后世主要参考道家典籍《陵阳子明经》。该书由仙人陵阳子明所撰,疑为战国或西汉时人,全书已佚,现所见多源于后世注家引用。东汉王逸《楚辞·远游》下注:“餐吞日精,食元符也。《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14]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释《庄子》中引晋·李颐《庄子·逍遥游》“六气之辨”下之注云:“平旦为朝霞,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天玄、地黄为六气。”[15]后世的诸多引用表明,《陵阳子明经》所言服食之气,分东南西北四方以及天地共六气。东方之气为朝霞,在日始出之时。西方之气为沦阴,在日没之时。南方之气为正阳,为正午之时。北方之气为沆瀣,为夜半之时。加上天玄和地黄二气,共为六气[16]。

4 食气及禁忌

“食气”总的方法是“翕气之道,必致之末,精生而不厥”[7],即一定要使气到达肢体的末端,使精气充盈身体,没有缺漏。同时强调“息必深而久,新气易守。宿气为老,新气为寿。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最,以彻九窍,而实六腑”[7]。气有新陈之分,新气使人长寿,陈气使人衰老,而使体内之气新陈代谢的方法即是保持深而久的呼吸,使气能够达到九窍和六腑,陈气挥散的同时,新气自然在体内聚集。随后,便详述“食气”的禁忌和具体方法。首先是禁忌,与《却谷食气》相同,《十问》中也强调因四时不同而避免服食有害之气,即“春避浊阳,夏避汤风,秋避霜雾,冬避凌阴”[7]。至于具体的“食气”方法,则将一天分为朝、昼、暮和夜半4个时段,具体说来便是“朝息之志,其出也务合于天,其入也揆彼閨满,如藏于渊,则陈气日尽,而新气日盈,则形有云光。以精为充,故能长久。昼息之志,呼吸必微,耳目聪明,阴阴喜气,中不溃腐,故身无疴殃。暮息之志,深息长除,使耳勿闻,且以安寝,云魂魄安形,故能长生。夜半之息也,觉寤毋变寝形,深徐去势,六腑皆发,以长为极。将欲寿神,必以腠理息”[7]。总结下来,“食气”呼吸之法重点在于使呼吸深长而达六腑,六腑泄而不藏,以深长的新气促使陈气的疏泄,从而练气化精,藏于五脏,也就是所谓的“聚精”,即:“治气有经,务在积精,精盈必泻,精出必补”[7]。而精气充盈则人必将“目明耳聪,皮革有光,百脉充盈阴乃复生,由使可以久交,可以远行,故能寿长”[7]。

5 结   语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医书中,涉及到“食气”之法的还有房中术专书《十问》,其中第四问黄帝问于容成中,提到“治气摶精”之法,将气与精统一起来,强调以自然之气炼化为人体之精,曰:“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天气月尽月盈,故能长生。地气岁有寒暑,险易相取,故地久而不腐……天地之至精,生于无征,长于无形,成于无体,得者寿长,失者夭死。故善治气摶精者,以无征为积,精神泉溢,翕甘露以为积,饮瑶泉灵尊以为经,去恶好俗,神乃流形”[7]。《道德经》亦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2]天长地久,而人若想延年益寿,则必要和天地相合,正是道家以及早期医家所强调的“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应”之说。而若欲将天地之气化为人体之精,最终形成健康长寿之体,其关键在“食气”。《淮南子·墬形训》云:“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知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17]“食气”是道家成仙修炼的方式,而神仙最突出的特点即是长寿而通于神明。先秦两汉时期的古人,其认识世界的方法与理论大多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而其哲学理论思想多源于道家的朴素的宇宙本原论,其中以“气”本原论的影响最为广泛。早期医家的“食气”理论,其源流自先秦时期老庄的“气”的概念,“气”从宇宙天地的本原逐渐发展为构成人身体性命的重要组成,并由道家引申至道教,将人与天地宇宙相联系,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食气”养生说。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  

[2]老子[M].河上公,王弼,注.刘思禾,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5,61,96.

[3]庄子注疏[M].郭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4,11,210,284,291,334.

[4]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44,124,931.

[5]梁健康,张其成.《十问》“禹问于师癸”篇中的养生思想及方法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9,25(12):19-22.

[6]熊益亮,赵希睿,王群,等.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对养生身体的论述[J].中医药导报,2018,24(9):8-11.

[7]周祖亮,方懿林著.简帛医药文献校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183-185,294.

[8]孙思邈.千金翼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9]神农本草经[M].吴普,述.孙星衍,辑.石学文,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7.

[10]尚志钧.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12.

[11]雲笈七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412.

[12]魏一苇,曹淼,周兴,等.古汉养生精的养生文化思想探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10):1137-1139.

[13]许慎.说文解字注[M].2版.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10.

[1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166.

[15]陆德明.经典释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544.

[16]萧登福.周秦两汉早期道教[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8:64.

[17]何宁.新编诸子集成·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1:345.

( 编辑:刘国华)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