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品读

肾藏象辨证论理论源流概述

发布时间:2021-06-23点击量:887

引用:张鞠华,严世芸.肾藏象辨证论理论源流概述[J].中医药导报,2018,24(4):22-24,27.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且历代医家辨证论治方法各有不同,其中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严世芸教授[1]认为在继承古代的各种辩证法基础之上,建立以藏象学说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体系极其必要,肾藏象病证是临床多见、复杂的病证,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是五脏,肾藏象居其一,是指导临床肾系病证辨证论治的核心理论,因此整理历代肾藏象理论辨证论治的相关的文献研究,对现代临床诊治肾藏象相关疾病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1 先秦汉时期肾藏象理论形成以及建立辨证论治雏形

《内经》《难经》是对肾之藏象、病证的辨治记载较多的论述,确立了中医五脏学说中肾藏象学说,其肾藏象辨证论治的思想已经有了萌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多处记载了肾藏象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中藏经》对肾脏虚实寒热及生死逆顺有相关描述。

1.1 《内经》《难经》肾藏象辨证论治理论形成 《内经》《难经》中关于肾藏的条文描述有:《素问·水热穴论》:“肾者,牝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也”。《素问·六节藏象论》[2]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并指出肾脏的生理特性主要是主封藏、恶燥,为水脏,藏精气,主水液,主纳气。初步形成了肾藏象系统的理论。

肾藏象辨证:《内经》中记载有肾风、肾痹、肾咳、腰痛、水肿、跗肿等病症,将其辨证定位于肾,并且已经有简单的寒热辨证内容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刺热》云:“肾热病者,颐先赤。”《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平肾脉、病肾脉、死肾脉,分别描述为“喘喘累累如钩”“如引葛,按之益坚”“辟辟如弹石”等不同脉象。《灵枢·经脉》[3]曰:“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慌慌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噫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则提出了肾经络的临床病证表现。

关于肾藏象的论治方面:《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肾苦燥,食辛以润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的治疗原则。《难经·十四难》提出了治损之法,肾之虚损病证宜益其精。

1.2 《伤寒杂病论》初步确立肾藏象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内容关于肾藏象疾病的理法方药描述。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4]篇中对肾系疾病的水肿病证进行了辨治,将水肿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提出了“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则,以解表结合利水来治疗风水、皮水,如越婢汤、防己黄芪汤等,书中亦载有“甘姜苓术汤”主之治疗“肾着”,“八味肾气丸”治疗虚劳腰痛等,创制了经典补肾名方肾气丸以临床辨证施治并极大影响了后世。

1.3 《中藏经》论肾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 汉代华佗《中藏经》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体系,以“虚实寒热生死逆顺”来论述五脏藏象辨证论治,其中关于肾藏象的见于《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有云:“肾有水则腹大脐肿,腰重痛不得溺……虚则梦舟溺,人得其时;梦伏水中,若有所畏。盛实则梦腰脊离解不相属。”描述了肾藏象的虚实寒热辨证,另有“厥邪客于肾”“肾胀”“肾中寒”等不同的临床症候,又指出肾病诸积大法,其脉象“细软而附骨者”,影响了后世晋王叔和《脉经》等肾藏脉象内容,华佗《中藏经》丰富了藏象辨证论治内容。

2 魏晋隋唐时期肾藏象临证实践的积累

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医著如《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均对肾藏象病证的临床诊疗有诸多记载,在肾藏象的脉象、病候、方药等有进一步的发展。

2.1 《脉经》补充了肾藏象病证的脉学特点 西晋王叔和《脉经》,丰富了肾病的脉学特点,记载了“肾足少阴经病证”的内容,包括了肾实、肾虚、肾膀胱俱实、肾膀胱俱虚等。并指出“肾实: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膀胱胀闭,少腹与腰脊相引痛。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逆热烦。”同时亦有记载“肾虚: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足胫小弱,恶风寒,脉代绝,时不至,足寒,上重下轻,行不可以按地,少腹胀满,上抢胸,胁痛引肋下。”《脉经》从左右手的不同脉象分析进一步完善了肾藏象的辨证,为后世《千金要方》的脏腑虚实寒热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2.2 《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肾劳病名 隋唐时期,对肾、膀胱病的病名、证候特点、病因病机、辨证认识更加系统,辨证更为深入,并创制了许多方剂。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主要论述了肾藏象的证候,在巢氏首次提出“肾劳”的病名,见于《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

2.3 《千金要方》归纳肾膀胱脏腑经络辨证 孙思邈对脏腑辨证有所归纳,他将内伤杂病多归属五脏六腑来进行辨证论治,此疾病分类法对后世脏腑辨证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其论肾脏的辨证纲领,即将肾脏“实热”和“虚寒”证,同时又结合膀胱腑辨证为“俱实”“俱虚”或“俱实热”“俱虚寒”的证型,如《千金要方·肾脏脉论第一》云:“右手关后尺中阴实者,肾实也,……其足少阴之别名曰太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贯腰脊,主肾生病,病实则膀胱热,热则闭癃,癃则阳病,……虚则膀胱寒,寒则腰痛。”在肾藏象病证治疗方面,肾实热证治以泻肾汤,肾虚寒证治以阳气顿绝方,随后列肾劳、精极、骨极、骨虚实、腰痛等肾藏象疾病的病证极其方药,从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罗列,形成独特的藏象体系。

3 宋金元时期肾藏象辨证论治的多元化发展

两宋时期官方学者撰写了《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大型官修方书,其文献中大量记载关于肾藏象辨证论治内容,尤其是《圣济总录》极大的发展了肾藏象病证的在病名、理法方药等方面较之唐代更为丰富,影响了后世金元医家对肾藏象的认识。

3.1 《太平圣惠方》从虚实寒热论治肾藏象病症 《太平圣惠方》以开篇首论脏腑病辨治,继承了《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中晚唐至宋初的宝贵医学经验。《太平圣惠方》中对诸脏腑的虚实寒热病机的研究更为深入,以藏象辨证为特点,更多的为临床医家所实用,五脏者分为虚、实、气不足、中风病候理法方药,六腑者主要有分为虚冷、实热并结合病候理法方药。其中反映肾藏象辨治思想的是卷七[5],专论肾藏象理论、病源与选方,共18门,列肾脏论1首,病源17首,肾脏论为肾藏象辨证论治总纲,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藏象学说关于肾脏的生理病理内容,又论及肾气实、肾气虚之病证理法方药,以五行相关理论分析其与其余四脏联系,在肾藏象临床诊治分为治肾虚补肾诸方,治肾实泻肾诸方,治肾气不足诸方,治肾脏中风诸方,治肾脏风冷气诸方,治肾脏风虚耳鸣诸方,治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诸方,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诸方,治肾脏冷气卒攻脐腹疼痛诸方,治肾脏虚冷气攻腹胁疼痛胀满诸方,治肾脏虚损多唾诸方,治肾脏虚损骨萎羸瘦诸方,治肾脏虚损阳气萎弱诸方。其代表方剂有补肾磁石散、补肾熟干地黄散、补肾石斛散、肾沥汤、泻肾生干地黄散、泻肾大黄散等方剂,其组方严谨,较《千金方》有更大的提高。

3.2 《圣济总录》集北宋肾藏象辨证论治之大成 《圣济总录》为北宋末期的重要大型官修著作,集中反映了北宋医家临证水平,结合藏象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其中关于肾藏象之病症、病名、方药和肾藏象病机等均较前期有所创新。书中第五十一至五十三卷为肾脏门[6],统论肾藏象病证及其治疗,列有肾脏统论、肾虚、肾实、肾寒、肾胀、肾着、喑俳、厥逆头痛、肾藏风冷气、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肾藏虚冷气攻腹胁疼痛胀满、肾脏虚损阳气痿弱、肾脏虚损骨痿羸瘦、肾虚多唾、骨虚实、髓虚实等门。在其余门亦有诸多关于肾藏象之内容,如“诸风门”中列“肾中风”论,指出其临床症候:“肾受风,则诸阳之气,不能上至于头面,故有面庞然浮肿之证,阳气虚者,则多汗恶风,肾主骨,骨不强,则脊痛不能立,精神衰弱,则志意昏沉,善恐多忘,皆肾风证也。”治疗肾中风收有海桐皮散方、杜仲丸方、防风丸方、白花蛇丸方、防风汤方、牛黄天麻散方、天雄浸酒方、石斛浸酒方、吴茱萸丸方等9种方药。又如“诸痹门”中从五脏出发论治痹,列“肾痹论”,其症状为:“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是为肾痹。其证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载有远志丸方、防风丸方、茵芋散方、白附子丸方、石龙芮汤方、麻黄汤方、牛膝酒方等7种方药。《圣济总录》作为北宋时期代表性的著作,体现了当时肾藏象辨证论治的宝贵经验,在肾藏象理论方面亦有创新,为肾膀胱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3 《小儿药证直诀》论小儿肾藏象辨证论治 钱乙擅长于儿科病证,其辨证论治多从五脏辨证论治,其描述肝、心、脾、肺、肾的证候特点主要以“风、惊、困、喘、虚”。钱氏[7]指出“肾主虚,无实也”,并指出小儿临床“肾病,无精光,畏明,体骨重”等表现,在诊断方面,钱氏特别指出肾脏主虚,全书中仅仅记载“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钱氏认为其余四脏皆有虚实,且创制临床诊治肾病名方地黄丸,较大影响后世医家。

3.4 金元医家对于肾藏象辨证论治的理论发挥 唐宋医学代表作如《千金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主要从虚实方面辨证论治肾藏象病症,至金元时期,不同流派的医家对肾藏象理论均有所各自发挥。

刘完素综合《内经》“人与天地相应”的理论,在王冰五脏本气认识的启示下,指出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水主冬,在六气为寒,在人体为肾”。亦描述了五脏其病理情况下则症候转变为“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这样,从脏腑的寒热温清燥湿之变化,根据其六气属性特点,分析肾藏特点,并结合病机十九条中“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来指导临床肾藏象辨证施治,如治疗阴疝证时指出“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小腹,小腹痛或肿”,其病因为“肾虚寒,水涸竭”,故其治则为“泻邪补脉”。

张元素主要依据《内经》理论,将脏腑病机分为寒、热、虚、实、本病、标病、是动、所生病等,在《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中关于肾藏象辨证内容有,“肾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水液澄彻,清冷不禁,消渴引饮。标病: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内后廉痛。”张氏对肾藏象的虚实标本用药方法作了明确的阐述,其治法为:水强泻之(二法:泻子、泻腑),水弱补之(三法:补母、补气、补血),本热攻之(下法),本寒温之(二法:温里、解表),标热凉之(清热)。同时提出代表性药物:如泻子以大戟、牵牛,泻腑以泽泻、猪苓、车前子等,补母以人参、山药,补气以知母、玄参、补骨脂等,补血以熟地黄、肉苁蓉、山茱萸、阿胶等,温里以附子、干姜、官桂等,解表以麻黄、细辛、桂枝等,清热以玄参、连翘、甘草等。

4 明清医家肾藏象辨证论治理论臻于成熟

明代医家对于肾藏象有诸多创新,包括命门等相关理论的完善,发展至清代,在温病学说医家的发展补充下,肾藏象理论更加进一步成熟。

4.1 赵献可肾命门先天水火学术思想 赵献可在《医贯·阴阳论》中云:“火为阳气之根,水为阴血之根”。在阴阳互根的理论下,他又在《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指出:“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根据而永不相离也,火之有余,缘真水之不足也,毫不敢去火,只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火之不足,因见水之有余也,亦不必泻水,就于水中补火,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总结了肾藏象辨证论治中火中求水,水中寻火的治则,对明代医家论治命门水火有较大影响。

4.2 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曰:“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故曰先天之本在肾……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火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云:“盖火分君相,君火者,居于上而主静;相火者,居乎下而主动。君火唯一心主是也,相火有二,乃肾与肝……故曰乙癸同源”,又提出肝肾补泻同治法,云:“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愈知乙癸同源之义矣”。

4.3 汪绮石“肾为生命之根论” 汪绮石《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曰:“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夫肾者,坎象……盖肾之为脏,合水火二气,以为五脏六腑之根。”在肾藏象病理方面指出“夺精、夺火主于肾,夺气主于脾”的新理论,着重于临床治疗肾虚为本。

4.4 张介宾“真阴之藏说” 张介宾在前人的命门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真阴之藏”学说,其在《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曰:“五液皆归乎精,而五精皆统乎肾,肾有精室,是曰命门,为天一所居,即真阴之腑。精藏于此,精即阴中之水也;气化于此,气即阴中之火也”,由此,张介宾将命门称为“真阴之藏”,并指出其重要性“所谓真阴之用者,凡水火之功……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张氏充分肯定了肾命门对于人后天之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治疗以“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为中心,认为“人体虚多实少”,治疗则主张补真阴元阳,创立左归、右归之法,常重用熟地黄,于后世温补学派有重大影响。

4.5  清代江涵暾肾部药对和方药 其《笔花医镜》中列出肾虚、肾寒、肾热的症候:“肾之虚也,脉左右尺必迟沉,其症为命门火衰、为不欲食、为鸡鸣泄泻、为天柱骨倒、为蜷卧厥冷、为奔豚”。临床诊治有肾部药对,分为“猛将”“次将”等药物,补肾猛将有熟地、淫羊藿、北五味等,而补肾次将有生地黄、杜仲、龟甲、女贞等,泻肾猛将即是猪苓,泻肾次将有泽泻、知母等,凉肾猛将有朴硝、元明粉、苦参,凉肾次将有生地黄、牡丹皮等,温肾猛将有破故纸、鹿茸、鹿角胶,而温肾次将有山茱萸、菟丝子、大茴香、艾叶,江氏并列出生地黄煎、王母桃、左归饮、右归饮、八味地黄丸、加味七神丸、滋肾丸等治肾方剂,为后世所常用。

4.6 唐宗海补充肾藏象与血证的病机 唐宗海论述血证,重视联系脏腑病机,认为脏腑各有主气、主病、主症不同,《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肾者水脏,水中含阳,化生元气,根结丹田,内主呼吸,达于膀胱,水足则精血多,水虚则精血竭”,在病理情况下:“心肾不交,遗精失血,肿满咳逆,痰喘盗汗,如阳气不足者,则水泛为痰,凌心冲肺,发为水肿,腹痛奔豚”,唐氏临床提出“肾咯血论”,曰:“咯血者,痰带血丝也……又谓咯血出于肾,盖肾主五液,虚火上升,则水液泛上,凝而为痰……古法但谓咯血出于肾,而未能发明,致庸劣者竟谓其血出于肾脏,非也,所谓咯血出于肾者,乃肾气不化于膀胱,水沸为痰,而惹动胞血之谓也。”唐氏经辨证后予地黄汤,大补阴丸等补肾止血,补充了肾藏象血证论治。

4.7 温病学中肾藏象辨证论治 叶天士指出温病后期热邪必深入血分,如其云“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氏辨舌苔中指出,苔黑而滑者,是水来克火也,若见短缩,乃肾气竭也。若黑燥而中心厚,属土燥水竭之象,急以咸苦下之。舌质若绛而色不鲜、干枯而痿者,肾阴涸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急救之。吴鞠通认为温病当邪气传入下焦时,必以消铄真阴、损伤肝肾为病机变化的主要特点,故临床辨证治疗以复阴、救阴为治疗之基本准则,即云:“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体现了温病学中肾藏象辨证论治的不断完善。

5 小   结

综上所述,《内经》初步开启了肾藏象辨证论治理论的雏形,至《伤寒杂病论》《中藏经》肾藏象辨证论治体系初具,并且出现了临床肾藏象的治则方药,魏晋唐时期《脉经》《千金要方》在各自医家临证时更加注重具体方药治法的总结,并扩展为肾藏象经络等辨证纲领为指导临床,宋金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集肾藏象辨证论治之大成并影响后世,明清时期中医肾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日渐成熟。本文主要参照文献发展史,略列医学史上主要代表性医家医著中肾藏象相关辨证论治内容,梳理肾藏象辨证论治历史沿革,希冀为现代临床诊治肾藏象疾病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严世芸,李其忠.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

[2]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176.

[3]灵枢经[M].田代华,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

[4]张仲景.金匮要路[M].何任,何若苹,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58.

[5]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郑金生,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20-144.

[6]赵佶.圣济总录[M].郑金生,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35-660.

[7]钱乙.小儿药证直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14.

(收稿日期:2017-09-04 编辑:刘颖)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