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品读

彝医药防治风湿类疾病经验

发布时间:2021-06-24点击量:727


引用:赵桂刚,潘立文,余成敏,段利生.彝医药防治风湿类疾病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0,26(5):52-55.


彝医药是我国彝族群众在千百万年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医药诊治经验,通过运用彝医药哲学术语进行理论加工,使之得到系统化建构与发展,逐渐形成的一整套传统医药理论体系。彝医药历史源远流长,理论体系博大精深,临床应用疗效明显,深受当地广大彝族群众喜好,是当地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彝族同胞聚居区多为高寒山区,故较容易罹患风湿类疾病。彝医药在诊治风湿类疾病的漫长过程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疗效卓著、方法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当地诊治风湿类疾病的临床活动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值得总结、推广与进一步研究提高,故笔者不惴浅陋,将多年来研究彝医药相关文献与名老彝医临床经验的相关心得报告如下。

1 彝医药防治风湿类疾病的理论基础

在彝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典籍当属《西南彝志》。《西南彝志》是一本博古通今,涵盖彝族天文、历法、历史、文化、哲学、宗教、艺术、医药等方面的彝族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在《西南彝志》上就有“哎与哺相交,哺与哎结合,人自然形成,有气有血,会动有命,会说会穿衣,源出于哎,源出于哺”[1]的记载。彝族先民认为,天地万物都出自于“哎哺”。何谓哎哺?哎哺即彝语中形影的音译,亦即中医学理论术语阴阳的意思。彝族认为哎哺相交合,人及万物就产生了。彝语中“哎”来自日光,“哺”来自月光,与中医中的阴阳概念相近。彝医学理论的基石即是哎哺学说。彝医学认为哎哺构成人体,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哎哺是一切疾病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病理生理基础,所以哎哺与风湿类疾病的发生也有紧密的关系。彝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元气,七窍之上产生,元气产生之后下注于脐下气海,分出哎哺二气,亦即所谓清浊二气。哎哺二气沿机体清浊二气六路布散全身,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机能。彝医学理论认为,清浊二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涵藏,犹如中医之阴阳。虽浊气布于肌表、清气布于体内,但清浊二气可分而不可离,清气所到之处,浊气未必不到。浊气所到之处,清气未必不到。所以,清浊二气之中,实际上即蕴含着元气。彝医学认为,哎哺是天地万物之源,哎哺亦可化生天地之五气五行。哎哺得其常则为五气五行,哎哺失其常则为五毒。由哎哺失其常所化生的自然环境中之五毒,即风寒热湿燥之气也。若肌体浊气不足,五毒之气乘机侵袭肌体而蕴于肌表关节等处,即可导致局部气路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导致肌表关节等处疼痛,从而引起风湿类疾病[2-4]。

彝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是算病原则,意即根据疾病所引起的临床表现,通过医者的望闻问摸四诊与通过对患者发病时间的天干地支进行一系列演算,依靠彝医学特有的诊断理论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患者的病根、病路,拟定针对病根、病路的治疗原则与方法,施以必要的针药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某风湿类患者发病或病情加重于天干为壬癸或地支为亥子的日子,则应以湿毒外袭偏盛论治;若发病或病情加重于天干为甲乙或地支为寅卯的日子,则应以风毒外袭偏盛论治。总之算病即以发病或病情加重之日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为基础,推算病因与病性、病位或病势的五行属性,从而推测疾病的发病情况。根据彝医药学理论,风湿类疾病即因风寒湿热等毒外袭肌表关节,阻遏局部气路以致不通则痛,出现疼痛肿胀等表现而致发病,故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祛风散寒、祛风清热、祛风除湿等治法,施以相对应的针药进行治疗方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2 彝医药诊断风湿类疾病的方法

彝医诊察疾病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望闻问摸四诊。彝医探查疾病常用的器官是眼、耳、鼻、口、手,所以彝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便可以归纳为“眼观五色、耳听五声、鼻息五气、口问五因、手摸五脉”。统而言之,即所谓“五体并用,五诊合参”。对于风湿类疾病的患者,主要是从“口问五因”与“手摸五脉”的角度来诊断。对于风湿类疾病患者,要重点询问其发病年龄,结合性别特征可对诊断起到较大的提示作用。如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痛风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妇女等。另外还需重点询问关节症状出现的部位、症状的起病形式与性质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等。在“手摸五脉”方面,彝医强调根据患者金、木、水、火、土五部脉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患者真正的病根、病路所在。在对风湿类疾病进行诊断的时候,尤其需要对木脉进行诊查。彝医中所谓的木脉在肘部,乃是肘窝内侧稍靠后方的部位。之所以重点诊查木脉,因为木主筋,风湿类疾病主要与人体的关节经筋有关,故应当侧重诊查木部脉象。诊查木脉时,需重点探查脉象与疾病、疼痛之间的关系。彝医诊脉时重点考察脉的力度、频率与节律。从脉象的力度上进行诊查可分为大脉、小脉。从脉搏的频率上进行诊查可分为爬脉、走脉与跑脉。从脉搏的节律上来诊查,可分为踢脉与跳脉[4]。此外,彝医重视辨病过程中的辨证环节。彝医学认为,辨证是诊断疾病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内容。彝医每在准确判断患者所患疾病为何之后,还对其证候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患者的主要证候进行辨证论治。

彝医治疗学认为,风湿类疾病主要是由风寒湿热诸毒侵袭肌表,导致清浊气路不通所致,也可由风湿类疾病病程过久,以致机体清浊元三气消损,正虚邪恋所致,故主张将风湿类疾病划分为风毒袭表、风寒袭表、风热袭表、风寒袭表、风湿袭表、寒湿袭表、湿热袭表、气虚风恋、气虚风寒久恋、气虚风热久恋、气虚风湿久恋、气虚寒湿久恋等证候。在治疗时,应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大体上来讲,风湿类疾病根据其发病表现的特点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尪痹、劳痹。行痹以肢体关节痛无定处,走窜为特点,主要由风邪外袭,痹阻经络所致。痛痹以痛有定处而剧烈为特点,得热痛减,遇寒加重,主要由风寒外袭,痹阻经络所致。着痹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屈伸不利为特点,主要由风湿外袭,痹阻经络所致。尪痹以肢体关节痛处灼热红红肿,得凉则舒为特点,主要由风湿热邪阻痹经络所致。劳痹以病程较久,肢体关节处疼痛绵绵、酸楚不适,得劳痛增、得逸痛减为主要特点,主要是由于痹证日久,外邪久恋,耗损正气所致。根据这五大类风湿类疾病的临床特点,结合其导致发病的各自不同的病根病路与证候进行治疗,是目前彝医临床上诊治风湿类疾病的主要方法。

3 彝医药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特色

彝医根据对病患病根病路及证候的综合分析,将其划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尪痹、劳痹,根据这五大类痹病的病理实质,分别采用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清经通络,以及补益肝肾、祛风通络的治法进行治疗。

针对行痹,彝医主张采用透骨草汤进行治疗。透骨草汤由透骨草、木瓜、桑寄生、牛膝、续断、红升麻所组成,具有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的功效。透骨草乃杜鹃花科、白珠树属植物,又名九里香、洗澡叶等,性平,味香、辛,具有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闭经、湿疹等疾病。云南所用木瓜又名酸木瓜、秋木瓜,乃蔷薇科、木瓜属植物,性温,味酸、涩、甘,具有祛风除湿、舒肝止痛、温脾燥湿的功效,能治疗筋骨疼痛、风湿关节炎、四肢转筋等病症。取透骨草、云南酸木瓜此二药所具有的祛风除湿之功,在本方中用为主药。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性平,味苦、甘,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症的治疗。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性平,味苦、酸,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功效,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癥瘕、肝阳眩晕等症的治疗。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微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功效,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仆损伤等症的治疗。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红升麻为虎耳草科落新妇属植物落新妇,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味辛、苦,性温,功能散瘀止痛、祛风除湿,主要用于跌打损伤、手术后疼痛、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等症的治疗。此方中取桑寄生、牛膝、酒制续断、红升麻所具有的补肝益肾、祛风除湿之功,辅助主药以达强基固本、祛除肌表风湿毒邪之目的。上述诸药合用,可收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之功,乃针对行痹风邪袭络,阻痹经络的病机对症之方,故用来治疗行痹可收较好疗效。此方中各药常用剂量多为6~9 g。

针对痛痹,彝医主张采用木瓜鸡根汤进行治疗。木瓜鸡根汤主要由木瓜、鸡根、四块瓦组成。木瓜的性味归经已在前文中述及。四块瓦味苦辣,性热,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暖宫助孕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牙痛、头痛等疾的治疗。在本方中与木瓜相伍以收祛风散寒除湿之功,以为此方之主药。鸡根为远志科植物荷包山桂花的根,味甜,性寒,具有补虚健胃、清热解毒、祛痰除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病后体弱、水肿、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泌尿系统感染、腰膝酸痛、低血压、产后虚弱等病症。鸡根在本方中取其补益清浊二气之功,辅助木瓜、四块瓦祛除体内之风寒湿毒,在此方中用作辅药。该方中上述诸药合用,可收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之功,故较为切合痛痹之病机,以此方治之,故能收到良效。此方中各药物的常用剂量多为6~9 g。

针对着痹,彝医主张采用苍术木瓜汤进行治疗。苍术木瓜汤主要由苍术、木瓜、牛膝所组成。木瓜、牛膝已于前文中述及,此处不再赘述。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疾。此方中以苍术、木瓜同用,以收祛风燥湿之功,针对着痹之病根而治,在本方中用为主药。取牛膝补益肝肾之功,以补益内在之清浊二气,强基固本,以助苍术、木瓜二药祛风燥湿之力,故在本方中用为辅药。上述三药合用,可收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功,较为切合着痹之病机,故以此方治之,能收良效。此方中各药物的常用剂量多为9~12 g。

针对尪痹,彝医主张采用彝医尪痹汤进行治疗。尪痹汤主要由昆明山海棠、草血竭、透骨草、芦子叶、石菖蒲组成。昆明山海棠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根,味苦、辛,性微温,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血、舒筋接骨、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疝气痛、痛经、月经过多、产后腹痛、出血不止、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癌肿、跌打骨折、骨髓炎、骨结核、副睾结核、疮毒、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疾。草血竭为蓼科蓼属植物红茎蓼的根状茎,味苦、涩,性微温,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肠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跌打损伤等疾的治疗,外用治创伤出血。透骨草为大戟科地构叶属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草本植物凤仙花的全株,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等疾。芦子叶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除湿通络的功效,主治感冒风寒、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等疾。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等疾的治疗。本方中取昆明山海棠、草血竭效宏力专之特点,以其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针对尪痹之病根病路而治,用以为主药。取透骨草、芦子叶、石菖蒲辛温之品之祛风除湿之功,针对尪痹之病根病路而治,辅助上述主药为用。上述诸药合用,可收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切合尪痹之病机,故可作为尪痹之主方。此方中各药物之常用剂量多为5~8 g。

针对劳痹,彝医主张采用血藤二活汤治疗。血藤二活汤由土党参、鸡血藤、羌活、独活组成。土党参味甘,性热,具有益气健脾、补益肺气、止咳化痰之功,常用于治疗体虚感冒、自汗盗汗、虚劳久咳、久痢、心悸脏燥、脱肛痔瘘等疾。鸡血藤味甘、涩,性温,具有养血活血、通经和络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肢体痹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等疾。羌活、独活性味功效相近,皆味麻、苦而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效,乃治疗风寒湿痹之要药。本方中以鸡血藤、土党参为主药,以补益患者亏虚之正气,辅以羌活、独活祛风散寒除湿以针对劳痹患者正虚于内,邪恋于外的病证特点而治。上述诸药合用,可收补益正气,蠲除风寒湿邪之功,切合劳痹之病机,故临床上针对劳痹患者每每用之而收效较好。此方中各药物之常用剂量多为10~15 g。

彝医主张对风湿类疾病患者采用内服彝药治疗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外治法和食疗的方法。彝医特色外治法——彝医水膏药疗法,可治疗风湿类疾病。彝医水膏药疗法是彝医根据患者病情或伤情采用适宜彝药鲜药或细粉,用水或其他溶剂将之调成糊状后,涂在绵纸或纱布的一面上,再敷于患处或治疗部位上的一种彝医特色外治法。在选配彝药时,彝医常采用青骨藤、透骨草、小五爪金龙、菊三七等彝药。这些彝药一般都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可以针对风湿类疾病患者在表之邪毒起到祛除作用,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或改善病情的作用。在食疗方面,彝医主张采用木瓜、鸡根、鸡血藤、五香血藤、土党参、伸筋草等药食两用的彝药制配药酒或药膳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如彝医常用的祛风活血汤就是彝医常用来辅助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酒。祛风活血汤由乌梢蛇50 g、伸筋草30 g、五香血藤100 g、鸡血藤100 g组成,加荞麦酒500 mL浸泡半月而制成,每次饮用20 mL,2次/d。此药酒方中诸药合用可收祛风活血的功效,主治风湿阻络,手足肌肤麻木、刺痛等症[6-7]。

4 小   结

彝医药是祖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彝医药宝藏中蕴含着丰富的诊疗经验,特别是对风湿类疾病更是有着丰富而卓有疗效的治疗方法。彝医药学认为风湿类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清浊二气失衡,清浊二气六路功能失调,不能正常抵御外五毒侵袭,风、寒、湿、热等毒邪侵袭清浊六路,尤其是在表之浊气三条路,与气路上之清浊二气相干,阻遏清浊二气运行所致。彝医学认为,风湿类疾病的治疗必须以清除气路之毒邪,调整、恢复气路之清浊二气正常运行状态为基本原则,采用具有祛风散寒、清热除湿、通路止痛之功效的彝药进行内治、外治或药膳食疗,从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8-9]。彝医学还认为,对于风湿类疾病应结合现代医学辨病与彝医辨证算病的方法,辨别病患所患疾病与证型,根据其疾病与证型采用正确的治法方药进行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疗效[10-11]。彝医在治疗风湿类疾病时,遵循彝医清浊二气学说、五行六路学说、毒邪学说等理论的指导,采用彝医特有的望闻问摸方法,辨病与彝医辨证算病相结合,对病患进行彝医辨证,根据彝医证型适用具有针对性的治则治法与道地彝医方药,应是彝医防治风湿类疾病最重要的经验与最主要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饶文举.彝族医药学源流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S1):82-85.

[2]王敏.楚雄彝州本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3]范树国.彝药发展的现状与历史[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7):48.

[2]关向祖.彝族医药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3]王正坤.彝医揽要[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6]潘立文,李光富,陆鸿奎,等.彝医清浊六路学说临床意义的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7):901-905.

[7]杨本雷,饶文举.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8]王正坤.彝族验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9]潘立文.云南民族医药实践与探索[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8.

[10]韩艳丽,罗艳秋,徐士奎.云南彝族医药活态传承机制创新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1):72-75.

[11]李增华,王朝辉.风湿类疾病刺灸法探讨[J].中文健康文摘,2008,5(4):147.

(收稿日期:2019-04-19 编辑:刘国华)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