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品读

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形成与演变

发布时间:2021-06-24点击量:2377

引用:郭辉,任蒙强,于天源,刘丽琰,刘盼功,刘春雨,杨娟,陈红,王建.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形成与演变[J].中医药导报,2020,26(4):69-71.


小儿推拿手法的特点是以“手法加穴位”为命名的方式,如“补脾经”。那么“捏脊”中的“脊柱”是如何产生、演变的呢?以下就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形成与演变、手法、作用进行疏理。对于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以下简称脊柱)的手法操作最早可追溯至晋代,从最初手法操作的部位,到如今推拿教材中的重要穴位;操作手法从最初的拈,发展到夹、推、弹、摩,到如今的捏脊七法、脊柱推拿十法,捏法又细分为二指捏、三指捏;治疗疾病也由最初的“卒腹痛”,到后来的“殗殜”、小儿夜啼、感冒,再到如今的疳积、食积、小儿泄泻、发热等,演变发展至今,脊柱穴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脊柱穴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将回顾在脊柱部位进行手法操作的相关文献及教材,分析其定位、操作手法及主治病症的演变,对脊柱穴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索。

1 “脊柱”定位

从晋代初次提及,到1974年收入教材基本定型,“脊柱”的定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在不同时期起止点有些许不同。“脊柱”的下部起点历代医家观点基本一致,即龟尾(长强)或“骨极”,亦有文献认为是肾俞。“脊柱”的上部止点主要有两种观点:多数医家认为是大椎,部分医家认为是风府,亦有文献认为是肺俞。

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治疗卒腹痛方第九》[1]中有如下记载:“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段文字首次记载了“脊骨皮”作为推拿手法操作的部位,并且描述了大致的起始区域:“从龟尾至顶”,即起点为龟尾,止点为“顶”。

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卷第十三骨蒸传尸鬼症鬼魅二十六门》[2]中记载治疗“殗殜”等病的方法为:“病瘦,脊骨自出,以壮丈夫屈手头指及中指夹患人脊骨,从大椎向下尽骨极,指复向上,来去十二、三四回”,从书中描述可知手法操作的部位为“脊骨”,操作起始范围为“从大椎向下尽骨极”,即起点为大椎,止点为“骨极”。

1605年明代周于蕃《推拿仙术》[3]记有“伤寒骨节疼痛,从此(大椎)用指一路旋推至龟尾”,由此可知操作起止点为大椎至龟尾。这是“脊柱”起止点的首次明确描述。

1888年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4]记有“小儿感寒证……推由大椎至龟尾一百遍。”即推拿手法操作的起止点为“由大椎至龟尾”。

1961年上海中医学院编《中医推拿学讲义》[5],在介绍肩背腰臀部的穴位时,提到了大椎、肩井、肺俞、肾俞、七节骨、龟尾,没有“脊柱”。

1963年李志明于《小儿捏脊》[6]一书中首次提出捏脊、小儿捏脊等概念,推拿手法操作起止点为“从尾骶部长强……到大椎穴处为止(有时捏至风府穴处)”。本书首次提出捏脊的起止点可为长强至风府。

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编写的上海市大学教材《推拿学》[7]儿科部分穴位列有“脊柱”,定位为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这是“脊柱”作为儿科推拿特定穴位在大学教材中首次明确提出,此后,教材中“脊柱”穴的定位基本与本书相同。

1975年上海中医学院主编、24家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推拿学》[8],在小儿推拿部分腰背部穴位中列有“脊柱”,位置为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这标志着“脊柱”穴进入了全国中医学院教材。

1975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编《小儿推拿疗法》[9],介绍肩背腰骶部穴位时列有推脊和捏脊法,其中推脊的部位为脊柱骨,操作手法为用食、中指沿脊柱由上往下推数十下。捏脊法部位为脊柱骨两旁,由肺俞到肾俞之间……由肾俞处,从下往上翻捏至肺俞间,左右各捏3~5次。本书首次将推脊和捏脊的操作部位分列,且捏脊法的操作部位与前人均不同。

1981年冯氏捏积第4代传人冯泉福的讲义中写到“捏积手法自尾骨端的长强穴起沿督脉向上捏拿到风府穴”,由此可知,冯氏推拿手法在脊背部的操作起止点为尾骨端的长强穴至风府穴。

至此,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定位基本定型,即从龟尾至大椎呈一直线,但也有部分医家认为从长强至风府、从肺俞至肾俞。

2 “脊柱”操作手法

目前在临床应用中,“脊柱”最常用的操作手法为捏和推。在不同时期,因治疗疾病的不同,操作手法有一定差别。

晋代《肘后备急方·治疗卒腹痛方第九》[1]中的操作方法为“拈”,方向为“从龟尾至顶”。

唐代《外台秘要·卷第十三骨蒸传尸鬼症鬼魅二十六门》[2]中记载:“屈手头指及中指夹患人脊骨”。可知操作手法为“夹”,综合本书其他段落尚有“弹”“摩”手法。操作方向为从上向下,复又从下向上,往返操作多次。

明代《推拿仙术》[3]记有“从此用指一路旋推至龟尾”。即操作手法为“旋推”,方向为从上向下。

清代《小儿推拿广意·杂症门》[10]记有“脊骨自下缓缓推上”,即操作手法为“推”,操作方向为自下向上。

清代《厘正按摩要术》[4]记有“小儿感寒证……推由大椎至龟尾一百遍。”即操作手法为“推”,方向为从上向下。这是后世推脊的源头。

1963年李志明于《小儿捏脊》[6]一书中首次提出捏脊、小儿捏脊等概念,书中提出“捏脊八法”为捏、拿、推、捻、提、放、揉、按。

1974年上海市大学教材《推拿学》[7]儿科部分穴位列有“脊柱”,操作手法为用食、中二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为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脊一般捏3~5遍,每捏三下再将脊骨皮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这是捏三提一法首次在大学教材中出现。

1975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推拿学》[8]操作手法与1974年上海市大学教材《推拿学》相同。

1981年冯氏捏积第4代传人冯泉福的讲义中写到“捏积手法……共捏六次,捏到四次时向上捏提一次,捏完六次以后在肾俞穴按摩几下即可。所谓捏拿,实际上是推捏拿三种作用的综合疗法。”这是“捏四提一法”的首次提出。

2003年于天源编《按摩推拿学》[11]第一次在教材中将捏脊的名称细分为二指捏和三指捏。

2012年廖品东编《小儿推拿学》[12]一书中列有穴位“脊”,操作手法有脊柱推拿十法,包括捋脊、揉脊、点脊、按脊、啄脊、推脊、捏脊、振脊、叩脊、擦脊,其中推脊描述为小天心处凹陷正对脊柱,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缓缓推动,1 min。

至此,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操作手法操作基本趋于完善:从最初的拈,发展到夹、推、弹、摩,到如今的捏脊七法、脊柱推拿十法,捏法又被细分为二指捏、三指捏。

3 “脊柱”功用与主治

“脊柱”的主治从最初成人的卒腹痛,逐渐转向小儿外感和消化类疾病,至今主治范围又扩展到脾肾和肺系病症。

晋代《肘后备急方·治疗卒腹痛方第九》[1]中记载“拈脊”列于“卒腹痛”行目下,可见其治疗作用。

唐代《外台秘要》[13]在“蒸传尸鬼症鬼魅”中记载“夹脊”“弹脊”,用于治疗“殗殜”;列于《小儿诸疾》下“摩脊”用于治疗可用于小儿夜啼。

1605年明代周于蕃《推拿仙术》[3]中记有“伤寒骨节疼痛,从此用指一路旋推至龟尾”治疗病症为伤寒骨节疼痛。这是后世推脊治疗外感发热的源头。

1888年清代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4]记有“小儿感寒证……推由大椎至龟尾一百遍。”至此,“推脊”治疗小儿感寒被明确提出。

1961年上海中医学院编《中医推拿学讲义》[14]第一次在疳积的治疗中提到了捏脊。

1963年李志明于《小儿捏脊》[6]一书中首次提出捏脊、小儿捏脊等概念,主治病症为疳积、食积。

1974年上海市大学教材《推拿学》[7]儿科部分记载:推脊治疗发热、惊风;捏脊治疗疳积、泄泻等。

1975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推拿学》[8]中主治范围扩大为: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2003年严隽陶编《推拿学》[15]中主治范围进一步扩大:捏脊法主治小儿疳积、腹泻等病症,还可应用于成人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等病症;推脊柱能清热。

2012年廖品东编《小儿推拿学》[12]中应用于治疗脾肾、肺系病症。强壮穴,治疗腰背疼痛、小儿发热等。

至此,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主治由单病种发展到多病种,由单系统疾病发展到多系统疾病,主治范围不断扩大。

4 小   结

综上所述,脊柱从一种手法的操作部位,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总结与研究,一路发展、演变为小儿推拿的重要穴位。

位置方面,葛洪“从龟尾至顶”的描述对“脊柱”定位影响极深,由于对“顶”的不同理解,出现后世医家对“脊柱”上部止点的分歧,有认为“顶”指大椎,亦有认为是风府,不同的定位是否有不同的治疗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处的“顶”是否可以理解为“尽量靠上”的含义或“项”,还需小儿推拿从业者思考,目前,各类教材中脊柱定位为长强至大椎呈一直线,这是对前人经验的传承和发展,更便于临床操作。

手法方面,“脊柱”最初的操作手法是“拈”,随着推拿学科的发展,不同医家或流派用它来治疗不同的疾病,必然会带来多种操作手法,如后来的捏脊八法、脊柱推拿十法等。其中操作力度的大小至关重要,如《肘后备急方》中描述“深取痛引之”,以痛为度,《外台秘要》要求“夹脊”操作者须是“壮丈夫”,于天源编《按摩推拿学》中捏脊以皮肤发红为度,以上文献均提示手法操作必须达到一定的力度才能保证临床疗效,其机理有待研究。

临床治疗上,推脊主要用于小儿感寒,捏脊主治范围较广,包括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成人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等。上述病症涉及消化、呼吸、内分泌、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疾病。现代研究认为脊柱既是支撑人体的骨性主干,又是脑、脊髓通向躯干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人体的交感神经节分布于脊柱两侧,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有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性,对内脏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脊柱”治疗的病症如此广泛,但是这种假说有待进一步验证。

通过梳理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形成过程,可以一窥其定位、操作手法及主治范围的演变,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脊柱”的内涵,为现代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第九[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1.

[2]王焘.外台秘要:卷第十三骨蒸传尸鬼症鬼魅二十六门(第2门骨蒸方一十七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50.

[3]金义成.小儿推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122.

[4]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31.

[5]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推拿学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116-117.

[6]李志明,冯奎福.小儿捏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7,11.

[7]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上海市大学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68,169,223.

[8]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中医学院试用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82,97,123.

[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小儿推拿疗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5:21.

[10]熊应雄.中医必读百部名著: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杂症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39.

[11]于天源,林彩霞,臧福科,等.按摩推拿学:北京市教委教改教材[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7.

[12]廖品东.小儿推拿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0.

[13]王焘.外台秘要:第三十五小儿诸疾上三十六门(第16门小儿夜啼方一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986.

[14]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推拿学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135.

[15]严隽陶,王道全,房敏,等.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5.

(收稿日期:2019-01-29 编辑:罗英姣)

微信服务号